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
家庭是社会的细胞,青少年是家庭和国家的未来和希望。“书香飘万家,亲子共读伴成长”——第8届青浦社区网上读书活动旨在通过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网上阅读活动,鼓励市民开展亲子阅读,好读书,读好书。通过亲子阅读,激发阅读兴趣和热情,培育充满书香的家庭氛围,进一步弘扬尊老爱幼、知书达理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,促进家庭幸福、社区安定、社会和谐;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,开辟网上阅读路径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提升市民人文素养,营造“人人皆学、时时能学、处处可学”书香上海文化氛围。
本次活动将结合2018年上海市民修身行动及2018年上海市市民大讲堂活动深入开展。
二、活动组织
主办单位: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与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办公室、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、上海开放大学
承办单位: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办公室(以下简称“市学指办”)、青浦学习网
协办单位:各区学习办、社区学院
《罗密欧与朱丽叶》虽是一出悲剧,但两个青年男、女主人公的爱情本身却不可悲。他们不仅彼此相爱,而且大胆追求他们的爱情.不惜以命拼争。他们的爱情力量使他们敢于面对家族的仇恨,敢于向生活中的障阻挑战。他们为了追求新的生活模式。不怕做赎罪的羔羊,因而他们的死亡虽是生命的终结,却在道德上取得了胜利。终于使两个敌对的家族言归于好。许多学者和评论家从这个意义上称这出戏是乐观主义的悲剧,也就是人们惯说的悲喜剧
《霍乱时期的爱情》是加西亚·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出版的第一部小说,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史诗,穷尽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:忠贞的、隐秘的、粗暴的、羞怯的、柏拉图式的、放荡的、转瞬即逝的、生死相依的……再现了时光的无情流逝,被誉为“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”,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。
《爱情笔记》讲述一对青年结识于巴黎至伦敦的客机上,随后便是交往、同居、分手。结构很完整:浪漫邂逅、热度升至顶峰、后犹如花香渐淡开去、熟悉后的倦怠、女友移情别恋、挽回无望、自杀、醒悟,以至一段情完全成为过去,又一段爱情拉开序幕
《一个人的战争》是作家林白创作的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,最初发表在《花城》1994年第2期,后出单行本。2011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。 书中通过“我”的成长经历和林多米的遭遇,直接写出了女性感官的爱,刻画出了女性对肉体的感觉与迷恋,营造出了热烈而坦荡的个人经验世界。
《莎乐美》为英国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·王尔德于1893年创作的戏剧。莎乐美的故事最早记载于《圣经·新约》中的《马太福音》,讲述了莎乐美听从母亲希罗底的指使,在为希律王跳舞后,要求以施洗者约翰的头颅为奖赏。王尔德的话剧《莎乐美》虽然是采用了《圣经》中莎乐美故事的框架,但是作者彻底改变了故事的原意,融入了自己的唯美主义叙事手法,表达“爱”与“美”、“爱”与“罪”的唯美理念。
该书开创了弗洛伊德的“梦的解析”理论,被作者本人描述为“理解潜意识心理过程”的捷径。该书引入了本我概念,描述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,是用于解析梦,引申到心理学,解读人们的潜意识在梦中的表象。
该作讲述农场的一群动物成功地进行了一场“革命”,将压榨他们的人类东家赶出农场,建立起一个平等的动物社会。然而,动物领袖,那些聪明的猪们最终却篡夺了革命的果实,成为比人类东家更加独裁和极权的统治者。
《浮士德》是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一部长达12111行的诗剧,第一部出版于1808年,共二十五场,不分幕。第二部共二十七场,分五幕。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,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,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,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,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,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。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。
《中国哲学简史》以20万字的文字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,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,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解。因为它最初是讲义,所以它的语言极其流畅;因为它是由英文翻译过来的,所以它的文字极其符合当代人的阅读。它在世界各地有多种译本,一直是许多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,也是了解中国文化的入门书。它对当今的读者有极大的意义,不失为一部可以影响一生的文化经典。